陜西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4年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和高企申報條件、流程詳情如下,看完之后如果還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以直接致電咨詢,政策小編在線解答。
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654183637 (微信同號)
一、工作目標
聚焦科技賦能產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鼓勵支持科技型企業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方向發展壯大。到2025年,優質主體持續壯大,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2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00家。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清單培育機制
1.建立完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加強分類指導,遴選一批“種子企業”,列出100家企業培育清單,“一企一冊”建立培育檔案,“一對一”制定提升計劃,開展服務指導。清單實施動態淘汰的管理機制,對列入清單企業進行重點支持,促進企業不斷提升創新力和競爭力。
2.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名單共享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列入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對首次認定和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和10萬元獎勵,所需資金由市財政和所在區縣(市)、園區財政按照1:1的比例分擔。
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如下:
(一)企業申請
企業對照本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二)專家評審
認定機構應在符合評審要求的專家中,隨機抽取組成專家組。專家組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
(三)審查認定
認定機構結合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請企業進行綜合審查,提出認定意見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企業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異議的,由認定機構進行核實處理。
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應每年5月底前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填報上一年度知識產權、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對于涉密企業,按照國家有關保密工作規定,在確保涉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按認定工作程序組織認定。
3.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引導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參加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支持研發能力強、細分市場占有率高的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列入培育庫。
(二)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級
4.支持創建西安市技術創新中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自籌建設技術創新中心,與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等聯合共建技術創新中心。對評定為優秀的創新中心給予5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家評定為優秀的創新中心只支持一次)。
5.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與國家級創新平臺及高校院所組建新型研發機構,按投資的10%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6.鼓勵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引導“專精特新”企業規范研發經費會計賬管理,建立研發項目臺賬,支持申請省級企業研發財政獎補,依據企業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部分的一定比例分類給予補助。
(三)促進“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創新
7.支持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和關鍵產品研發,鼓勵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市科技重大專項以及“揭榜掛帥”項目。市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對每個重大專項給予2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揭榜掛帥”項目給予最高800萬元的資金支持。
8.支持中試基地建設。鼓勵“專精特新”企業根據我市產業需求,圍繞尖端產品創制、概念產品試制、緊缺產品研制等中試需求,建設開放共享的中試基地,積極引導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促進新產品的市場化和產業化。對經認定的中試基地,每年根據上年度實際服務性收入的20%給予補貼,不超過100萬元。鼓勵“專精特新”企業根據我市產業需求新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投入運營后,按實際投資額的15%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00萬元。
9.支持承接科技成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主動吸納承接校所科技成果,大幅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對市內企業(不含轉制為企業的科研院所)承接校所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在長轉化,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后,單項成果年度累計實際支付額100萬元以上的,給予2%補貼,每個企業每年累計最高100萬元。
10.支持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化。鼓勵擔保機構為以“先用后付”方式承接科技成果轉化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擔保服務,每年按擔保費的100%給予擔保機構最高100萬元支持。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先投后股”專項資金,在被投項目實現市場化股權融資時或發展良好后,將投入財政資金轉換為股權。
11.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等創新主體開展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許可,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后,符合國家相關稅收政策的,可享受稅收優惠。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等創新主體開展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經我市技術合同點認定登記后,年度累計登記合同成交額在5000萬元—20億元的,按0.3‰給予補貼,超出20億元以上的,按0.1‰給予補貼,每家單位每年累計最高100萬元。
(四)強化科技金融賦能“專精特新”企業持續發展
12.設立西安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母基金由市財政全額出資,初期規模3億元,引導社會各類資本重點投向早、中期擁有創新技術、具有成長潛力的“專精特新”企業。
13.實施西安市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設立2億元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資金,鼓勵合作銀行根據企業知識價值評價結果分檔授信,發放無抵押、低利率信用貸款,對逾期貸款的本金損失給予不超過70%的補償。
(五)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科技人才支撐
14.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分別給予每家100萬元、60萬元經費支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分別給予每家100萬元、60萬元經費支持。
15.加大企業科技人才培育支持力度。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申報西安市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優先支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優先支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所在單位建設創新平臺。
16.支持選派兼職科技副總。支持從高校、科研院所選拔專家派駐到“專精特新”企業兼職擔任科技副總,參與企業研發管理,幫助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派駐期間,每位科技副總補助6萬元,每家派駐企業補助14萬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定期聽取“專精特新”企業意見建議,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困難等問題。
(二)落實資金支持。市科技局在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創新發展。通過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
(三)加強動態管理。完善“專精特新”企業庫、科技型企業庫,實現名單互通共享,實施動態管理。加強培育庫企業運行監測分析,建立培育庫企業監測評價及檢查通報機制,定期通報各區縣(市)、園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情況。
如果您在申報流程上有什么問題,可以聯系小編咨詢。我們有專業的項目申報老師為您解答!
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8654183637 (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2012年成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申報,如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專利申請、軟著登記、商標注冊、財稅籌劃、股權設計、軟件開發、高企認定、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都有公司,10多年成功服務上萬家企業,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