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項目申報資訊
第三批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征集申報條件流程和時間、指標
第三批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征集申報條件、材料流程和時間、指標等內容整理如下,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代理指導電話: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一、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征集對象
根據培育庫設立宗旨,要求入庫企業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注冊關系。
工商注冊地、財稅及統計關系均在西安高新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二)經營管理。
企業經營管理規范、生產狀況良好;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質量及環境污染事故,無統計違法違規及不良信用記錄等行為。
二、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入庫標準
按照“小升規后備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庫”及“單項冠軍培育庫”4個子庫進行分級培育、分類管理。入庫企業需符合相應子庫“經濟效益”、“專業程度”、“創新能力”及“經營管理”等各項指標要求。
三、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申報資料
企業應按照相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填寫《入庫申請書》,申請納入相應培育子庫。
四、西安高新區“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入庫企業申報流程
(一)資料初審
企業向屬地化管理鎮(街)、園區發展中心提交申報資料,經初審后統一提交工業和信息化局。
其中,申報工作按照以下方式組織實施:
1、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實施。
2、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丈八街辦、魚化街辦、細柳街辦、興隆街辦、五星街辦、靈沼街辦、東大街辦、草堂街辦、龐光街辦、秦渡街辦等鎮(街),以及軟件園、創業園、長安園、綜保區、集賢園、草堂科技產業園、城市客廳、科學園和智能制造等園區發展中心配合,針對“小升規”后備庫企業予以推薦;絲路科學城、集賢園、城市客廳、長安園、草堂科技產業園、綜保區、創業園、軟件園等園區發展中心配合,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及單項冠軍培育庫企業予以推薦。
3、企業自主申報
(二)專家評審
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屬地化管理鎮(街)、園區發展中心、發展改革局、財政金融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高新區稅務局等部門及有關專家組成聯合評審小組,對企業申報資料進行評審,經評審合格的企業納入相應培育子庫。
(三)數據維護
依托于“助企一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業企業梯度培育”主庫及相應子數據庫,由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維護,屬地化管理鎮(街)、園區發展中心配合,及時完善入庫企業信息;在庫企業每月月底定期更新成長動態信息及相關指標數據;工業和信息化局以年度為周期開展在庫企業評價工作,掌握企業成長動態、回應企業發展訴求。
五、其他事項
(一)入庫管理
擬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資質認定的企業,納入梯度培育庫的予以優先推薦。
(二)報送方式
屬地化管理鎮(街)、園區發展中心、企業于2024年7月30日前將紙質版資料(膠裝成冊,一式一份,加蓋單位公章)報送至西安高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并將整份蓋章版申報材料PDF和匯總表EXCEL版發送至指定郵箱或用U盤拷貝(注:PDF與紙質版內容一致)。
注意:已申報第二批入庫企業不需要再次申報。
梯度培育庫企業入庫標準
|
“小升規” 后備庫 |
“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培育庫 |
“專精特新” 小巨人培育庫 |
單項冠軍 培育庫 |
||||
一級 指標 |
二級指標 |
培育目標 |
二級指標 |
培育目標 |
二級指標 |
培育目標 |
二級指標 |
培育目標 |
經濟 效益 |
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1500萬元-2000萬元。 |
營業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 |
連續經營2年以上(含2年),上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500萬元,或上年度營業收入低于500萬元,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實繳額)達到1500萬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50%以上;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2%以上;上年度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
上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或上年度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實繳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70%以上;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上年度資產負債率不高于50%。 |
連續經營3年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不低于5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3%;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
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不低于70%;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不低于5%;資產負債率不高于50%。 |
企業經營業績優秀,利潤率超過同期同行業企業的總體水平。 |
上年度企業營業收入4億元以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需具備“專精特新”小巨人資質。 |
專業 程度 |
無 |
無 |
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含2年);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4-10位(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要有直接關聯性)。 |
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全省名列前茅(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應有直接關聯性)。 |
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要有直接關聯性)。 |
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且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全國10%以上(如有多個主要產品的,產品之間要有直接關聯性)。 |
企業長期專注于瞄準的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時間達到8年以上(含8年),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以上(含3年);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業務收入的比重在50%-70%;在相關細分產品市場中,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5-10位或國內2-5位。 |
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時間達到10年以上(含10年),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以上(含3年);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70%以上;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
創新 能力 |
無 |
無 |
上年度企業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5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2%;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達到5%以上;獲得1項以上與主要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企業設有研發機構,具備完成技術創新任務所必備的技術開發儀器設備條件或環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具備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產品具有執行標準,并通過國家或省上有關質監主管部門授權的有資質的實驗室、檢測機構或指定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 |
上年度企業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3%;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不低于20%;獲得1項以上高價值發明專利、1項以上自主研發發明專利;建設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獲得省級以上“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等產品認定1項以上,或通過發達國家及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1項以上。 |
上年度營業收入為1億元以上的企業,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3%;上年度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6%;上年度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8000萬元以上,且研發費用總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30%-50%。 自建或與高校院所聯合共建研發機構;擁有2項以下與主導產品相關的I類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產生經濟效益。 |
上年度營業收入為1億元以上的企業,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上年度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近2年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6%以上;上年度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近2年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比重50%以上。 擁有2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I類知識產權,且實際應用并產生經濟效益。 近3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排名前3),或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強。 |
生產技術、工藝國內領先,產品質量高,相關關鍵性能指標處于國內同類產品的領先水平。企業創新能力較強,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主導或參與制(修)定相關業務領域技術標準。 |
無 |
經營 管理 |
無 |
無 |
企業擁有完整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取得ISO9001等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采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企業實施系統化品牌培育,擁有自主品牌。 |
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參與制(修)定標準。 |
企業重視并實施長期發展戰略,治理規范、信譽良好、社會責任感強,生產技術、工藝及產品質量性能國內領先,注重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或產品通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產品認證(國際標準協會行業認證)。
|
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環節,至少1項核心業務采用信息系統支撐。 |
重視并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市場前景好;制定并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并取得良好績效,公告為國家工信部工業品牌建設和培育示范的企業優先考慮。 |
無 |
其它 要求 |
生產場地位于高新區范圍內,統計關系在高新區。 |
無 |
企業屬于陜西省23條重點產業鏈鏈上企業;主導產品在產業鏈供應鏈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坂”“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或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龍頭企業。 |
無 |
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圍繞重點產業鏈實現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應用,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主導產品原則上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原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領域產品。 |
無 |
符合“工業強基”工程等重點方向,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專用高端產品,以及屬于《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的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
無 |